ECMO抗凝管理
打开音乐来学习。。。
ECMO作为一种心/肺辅助方式,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心源性休克、心衰以及各种原因所致ARDS的终末期治疗手段。出血/血栓事件是其众所周知的并发症,也是ECMO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率高达50%。简单介绍ECMO期间的抗凝管理以供大家参考。
凝血基础(此处仅介绍凝血的新观点(其实并不新了)以及ECMO相关内容)
首先通过下面这张图来说明凝血抗凝过程及常用监测指标,能理解图中每一个图标和箭头的意思就最好,否则请自行复习相关内容。
凝血新概念
以往的经典凝血理论认为,凝血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凝血因子的激活过程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和共同途径,通过各种级联蛋白激活而最后产生纤维蛋白凝块。而现在的血液学研究认为,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可以相互活化,沿着同一个过程进行。新概念凝血过程被认为分为三相:
起始相:血管壁受损,TF暴露; TF与VIIa或VII结合,后者可被激活为为VIIa;TF-VIIa复合物激活Ⅸ、Ⅹ因子;Ⅹa与Ⅴa在细胞表面结合。
扩增相:Ⅹa-Ⅴa复合物将少量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小量凝血酶进一步激活Ⅴ、Ⅷ、Ⅺ因子,并局部激活血小板;Ⅺa又将Ⅸ因子激活为Ⅸa;激活的血小板结合Ⅴa、Ⅷa、Ⅸa。
传播相:Ⅷa/Ⅸa复合物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激活Ⅹ;Ⅹa /Ⅴa将大量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产生“凝血暴发”;后者导致稳定纤维蛋白块的形成。
如果你看到这里已经晕了,请结合下图再看一次,并记住下面的小结(点击可放大)
小结: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VII因子与TF的相互作用是止血的必要条件,Ⅶa激活Ⅹ“启动”凝血的酶促反应,Ⅶa激活Ⅸ“放大”凝血的酶促反应,最后在血小板表面产生“凝血爆发”,进而形成稳定血凝块,由此可见Ⅶa在新的凝血概念中所起的作用被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而Ⅻ、高分子量激肽原、缓激肽在新模式的凝血中几乎不起作用,这些因子的缺乏并不增加出血。
ECMO中凝血激活和影响因素
异物表面接触(时间长和面积大)、异物表面负电荷、创面、血流模式和剪切力、内壁光滑程度、持续缺血缺氧、严重感染、内毒素释放均可激活凝血。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管道、膜肺异物表面激活凝血,可激活凝血的原因很多。
凝血激活的危害
凝血激活除了引起血栓之外,还有众多严重的危害值得重视。首先是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同时激活纤溶系统,造成凝血功能紊乱,甚至继发DIC;其次可激活补体,加重全身炎性反应,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所以,ECMO过程中在适度的抗凝水平保持抗凝和促凝的平衡非常重要,这需要精确的抗凝监测。
抗凝方法
肝素是ECMO中最常见的抗凝物质,通过独特的多糖序列形成活性结合位点与AT-Ⅲ结合,上千倍的增强AT-Ⅲ的活性而产生抗凝作用。肝素- AT-Ⅲ复合物主要抑制凝血酶,其次是Xa,同时也能灭活含有丝氨酸蛋白酶的其他凝血因子,如IXa、XIa、XIIa及激肽释放酶。
肝素分子量不同,活力也不一样,只有较大与较小分子量的肝素具有抗凝活性,所以普通肝素仅有约1/3的分子具有活性多糖序列而具有抗凝活性。其余部分则与血管内皮细胞、血浆蛋白结合,或被巨噬细胞吞噬。由于不同个体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差异很大,所以,普通肝素在不同患者体内的代谢情况相差悬殊。且代谢与剂量相关性差,给药剂量不同,半衰期不恒定且难以掌控。所以肝素抗凝的两个特点是个体化差异大和需要密切监测抗凝活性。
当无法使用肝素(如HIT)时,需要一些替代药物,如水蛭素(Lepirudin)、比伐卢定(Bivalirudin)或阿库曲班(Argatroban)此类药物较少使用,方法见后。
肝素使用方法
通常插管前100U/kg,ACT低于180秒时持续输注肝素;
ELSO推荐肝素输注剂量为20U/kg/h ,但鉴于东西方人种差异,国内较少会用到如此剂量,通常在8~10U/kg/h以下;
6个月内的婴幼儿ATⅢ水平低,肝素用量偏大,常需要20~30U/kg/h输注量;
补充促凝药物(血小板、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Ⅷ因子)时适量调高肝素剂量
避免弹丸式给药
抗凝监测
抗凝监测是ECMO凝血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在ECMO中只看ACT,你的病人要有麻烦了。ECMO中凝血监测方法和特点如下图。
注意事项
ACT虽然是ECMO中最常用的指标,也是唯一可以床旁监测的指标。但它与肝素浓度的相关性差,影响因素众多,除绝对值外,变化趋势更有意义。
ACT随监测设备和试管的不同,结果差异很大,目前Medtronic和Homechrone两种品牌较常用,需注意选用正确的试管或试剂片(与体外循环中使用的并不相同)。两种品牌试剂片型号的选择见下图。
Homechrone试剂片
Medtronic试管
单一监测措施均无法准确反映抗凝状态和凝血功能,国际上通常联合ACT、APTT和anti-Xa来判断(如下图)。国内现有条件下,建议至少ACT结合APTT监测,必要时使用TEG作为辅助手段。
APTT在准确性和与肝素浓度(低剂量肝素浓度<1.0U/ml)的相关性上好于ACT,虽然已有床旁监测设备上市,但目前并不普及,检验科检测带来了临床的不便。
Anti-Xa可以准确反映肝素活性,与肝素浓度相关性好,是ECMO中凝血监测的金标准,但国内普及较差,国外多数ECMO中心已普及使用。
肝素浓度和AT-Ⅲ监测同样不便,临床无法普及使用
TEG、Sonoclot、 ROTEM作为反映凝血全过程的监测手段,已普及应用于临床,可准确判断凝血紊乱状态并指导治疗
附两家儿童医院的监测标准供大家参考(不是每家医院都监测ACT哦)
肝素抵抗
随着ECMO辅助时间的增加,会引起ATⅢ缺乏,此时不宜一味增加肝素用量,应监测ATⅢ活性,并按需补充。肝素输注量超过40~60U/kg/h,应高度怀疑ATⅢ缺乏(前面提到过东西方凝血功能的差异,国内通常超过30U/kg/h即怀疑ATⅢ缺乏)。无ATⅢ监测条件的可试验性补充血浆。补充时应谨防ATⅢ增加后的出血倾向。
常见ATⅢ来源及用量推荐
推荐剂量为生产商为各种原因所致ATⅢ缺乏患者所制定,并非专为ECMO患者,ECMO辅助时ATⅢ-Thrombin复合物清除率增高,实际用量可能会高于推荐剂量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
HIT是肝素诱导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在心外科领域发生率较低,但在ECMO辅助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体外循环,这可能和肝素使用时间有关。肝素与血小板表面的血小板因子4(PF4)结合形成的“肝素-PF4复合体”有强免疫原性,激活产生IgG形成的复合体与血小板膜蛋白结合,导致血小板激活。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大量活性颗粒,导致凝血激活,造成高凝,引发血栓事件。同时激活的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而造成血小板快速减少,继而引发出血,最终可发展为DIC(机制见下图)。
HIT诊断的国际通用方法为5T诊断:Thrombocytopenia(急性减少大于50%);Time(肝素使用后5~14天);Thrombosis(新发血栓);OThercause(有无其他可解释原因);Test for HIT antibodies(抗体阳性)。通常符合前两项即应高度警惕,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治疗只需停用肝素,使用肝素替代药物,常用药物及剂量见下图。
ECMO中的抗凝管理非常重要,此处未及及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