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危症救援中心
Heavy dangerous sickness rescue center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郭留学
——
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全军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在上海长海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西安西京医院等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在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主动脉夹层及冠心病手术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董书强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
裴红红

博士,主任医师,曾在德国斯特拉尔松市医院ICU进修学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灾难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创伤学组成员、陕西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西安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专注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及研究、多发伤的救治及技能、急危重症的救治等,并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30余篇。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陈益祥主任
——
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殷荣华
——

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1985,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1988,香港内科医学院院士1993,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内科)1993,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1996,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2002,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2004.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及心肺机械辅助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能熟练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承担干部保健任务的体外循环工作,共完成各类手术1800余例。研究方向主要“心脏移植供心保护”及“心肺机械支持”。主持和参与科研6项,第一发表者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2篇,其中任主编1篇任副主编4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主任
——
龙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
年度科技新星。
侯晓彤
——
主任
2002
生物医学工程副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胸心外科硕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掌握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流程,熟悉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原则;掌握各种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以及重要脏器保护措施,熟悉终末期心脏病的机械循环支持和心肺危重症患者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副主任
周成斌
——
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
——
袁勇
 

ECMO 研究室主任,主治医师,省体外循环与辅助循环学会委员。成功开展全国首例ECMO技术,致力于将体外循环这一源于心脏外科的传统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领域,与多学科合作,搭建ECMO绿色平台,挽救大量传统技术诊断为死患的患者。应邀出席全国大型学术会议介绍经验,协助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及周边省、市多间权威医院实施开展ECMO技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肝移植研究、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应用研究等获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ECMO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项目获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学院附设啝院心外科灌注师
大学啝
彭丽美
——
国立
𡟜
大學醫學院附設啝院心外科灌注師
——
國立台
王雅珍
𡟜
.
,

中華民國体外循環技術學会会員並負責临床在职教育,具有专业護理師、血管超声波、ECMO、腎臟血液透析、体外循環灌注等証照.參与多种循环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 負責協助各級啝院受訓人員在职教育及臨床實務技術指導

——
程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
高培阳

博士、临床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分会常委,四川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1995年开始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危重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危重病救治经验。主持并参与多项部、省级课题,并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王义

——
兰州总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具体联络人。主治医师,麻醉学硕士,全国胸心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委员。2014年率先在本地区独立开展ECMO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并逐步在ICU、心内科等多学科展开ECMO应用。能熟练开展ECMO、CRRT、血浆置换和IABP等多种辅助手段。ECMO团队可完成院内急救(30分钟上机运行)及院内外转运,使得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本地区处领先水平。
MAJOR INTRODUCTION
专家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负责承担心室辅助装置实验及临床课题任务,擅长多种循环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并在此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师从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孙衍庆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手术,特别擅长大血管的外科治疗。被评为北京市2002年度科技新星。

台大ECMO领导。台湾心胸外医学会理事长,心脏学会理事,血管外科学会副理事长,承担心室辅助装置实验及临床课题任务,擅长多种循环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并在此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多篇国际重要ECMO急救之论文。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心衰专业原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心脏移植学组委员,擅长急慢性心肺衰竭治疗,机械辅助,人工心脏。根据心衰的不同阶段、表现整合药物治疗、电生理、机械辅助、器官移植的系统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终末期心衰治疗存活质量及最长存活时间处于国内外前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负责人

                                                                ——卢安东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心脏外科二病区主任

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黑飞龙
——
——
李斌飞
2002
.

王义,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陕西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血液净化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危重症病理生理协会委员,陕西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陕西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分会常务委员

危重病方向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经过多年的ICU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诊治脓毒症,各类型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器官衰竭等危急重病。熟练掌握危重病所需的抢救技术;无创及有创呼吸、氧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和等技术。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并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中华民国体外循环技术学会理事并负责临床在职教育,具有专业护理师、血管超声波、ECMO、肾脏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灌注等证照,参与多种循环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负责协助各级啝院受训人员在职教育及临床实务技术指导。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心血管病学会会员、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省药学会心血管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医药价格评审专家、“燎原计划高血压病防治基层指南万里行”讲师团专家、《心脏病学》编委、中山市医学科研成果鉴定小组组长、市医疗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市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并先后荣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兼职教授。

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体外循环专业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家特别津贴的国家重点人才,94年至今行政职务为体外循环杂志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编委;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副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任委员等。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刘洋

心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结构性心脏病组组长,ECMO组组长。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专注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先后开展微创介入瓣膜病修复及置换术,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封堵术,冠状动脉漏介入封堵术等多项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新技术。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西安市红会医院

王彦军

——

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美国AHA生命支持培训导师;中国急诊医师协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科研方向:脓毒症脏器功能保护。主持省部级基金1项,参与国科金2项,专利1项,参编教材5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译国外医学著作1部,发表源期刊论著20余篇,发表SCI论文6篇,第一作者文章最高影响因子4.518分。